【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認為,讀古文絕不是件壞事,但考試要考,那他一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尤其是古文對學生來說:「已經是個無聊的東西」,又要必修、又要考試,豈不是增加更多反感。
李家同擔心,台灣的課業壓力已經讓學生對讀書產生反感,現在又要為了「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是否要必修或必選吵翻天;對學生來說,其實只關心考試會不會考,一旦又成為考試內容之一,學生課業負擔勢必增加,讓學生強記卻無法吸收,可能不是這些倡導古文的學者所樂見的。
李家同表示,現在的時代與過去不同,強調啟發性的教育,鼓勵學生發問提出質疑,過去的中華文化卻要求學生接受老師所有觀念,這兩者明顯牴觸,如果學生對於論語、孟子的內容提出挑戰,那老師該如何因應?是否有足夠的國學造詣面對這些挑戰?這些都必須要思考。
李家同認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可以學,但一定不能考,有興趣的學生,上大學後自然會找資料或繼續鑽研,不必要強迫每個學生都要學會這些老祖宗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