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近年來各式大學排名對大學造成不少的壓力,但台科大講座教授、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趙光安昨天說,最近公布世界經濟體前幾名的瑞典、瑞士和丹麥等國家,並沒有大學進入世界百大,他們更在乎的是大學能否培養國家所需人才,而非世界排名。
趙光安說,10天前公布的世界經濟體競爭力報告,優質教育對國家競爭力有重要貢獻,但排世界第一的瑞典、第二名的瑞士,及第五名的丹麥,並沒那一國的大學進入世界百大。
在瑞典、挪威等地教書多年的趙光安說,瑞典的大學不注重排名,「也不知道自己排第幾名」,但大學很清楚自己的任務,就是提供國家所需的人才。
至於全世界都討論能源問題時,他表示,瑞典1998年起致力研發替代能源,到2008年時,全國已有1/3能源是使用替代能源,估計在2030年時,全國都可以不要石油或天然氣,因為75%靠替代能源,25%靠核能。
最近國科會和教育部實施大學彈薪方案,希望留住好人才,甚至吸引外國來的好人才,留在台灣作育英才,但要如何吸引好人才留在台灣,趙光安表示,應該要提供讓人安心、有成就感的環境。
趙光安說,以他在瑞典大學任教為例,他底下有20多個研究人員,因為學校充分授權,研究人員專心做研究,他要對院長負責,並要負責行政會議,但一個月只要開會一小時,不少研究人員到哈佛大學一、兩年就要回國,因為喜歡自己的環境。
也曾在交大、清大等大學擔任講座教授的趙光安指出,台灣的大學教授「雜事太多」,除了參加太多的委員會,甚至還要輔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