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際學士院大學碩博士甄選

国際学士院大学

聞名世界各國的國際學士院是以中世紀劍橋大學學者為中心,所組織而成的學術審議評定機構,乃是美國、日本等國際公益法人為「聯合國」世界大學總長會議所認定,以研究各國學術、文化、藝術、美術、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環保等為主,美國總部設在紐約、位於紐約大學內,世界總部設在東京,現任世界總裁為日本皇室親王伏見博明殿下,亞洲總部則設在台灣。前省長宋楚瑜、亞東關係協會理事長林金莖、前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委黃石城、前高雄市政府秘書長即現任考試院秘書長張俊彥、台南市長許添財、前台北市政府民政局長黃月鏡等,皆曾接受該院所頒發之獎項。

日本學士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本學士院,The Japan Academy)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上野恩賜公園內,是文部科學省所屬的特別機關。該院是根據以優待學術上取得功績顯著的學者,促進學術的發達為目的《日本學士院法》第1條而設立的。對於日本的學者來說,成為日本學士院的會員是僅次於獲得文化勳章或者文化功勞者的榮譽。
學士院會員可以獲得低於文化功勞者的薪水(上述法律第9條),這屬於非常勤國家公務員的待遇。會員的評選是根據各部分科會員的投票所進行的。會員為終身制(3條2項),名額為150名(2條2項)。
學士院既是榮譽機構又是研究機構。外國的科學院經常進行科學研究,與此相比,日本學士院主要進行對目前國內研究的成果進行評價和歸納,作為研究機構的色彩不是特別濃厚。該院也頒發“日本學士院恩賜獎”,“日本學士院獎”以及“愛丁堡公爵獎”。愛丁堡公爵是日本學士院的名譽會員。
沿革
• 1879年 - 東京學士會院設立(會員定額40名)。 • 1906年 - 帝國學士院規程公佈(會員定額60名)。 • 1890年 - 東京學士會院規程公佈。 • 1911年 - 開設日本學士院恩賜賞。 • 1911年 - 帝國學士院賞成立。 • 1919年 - 加入國際學士院聯合會(UAI) • 1947年 - 改稱日本學士院。 •1949年 - 成為日本學術會議的附屬機構(會員定額150名)。
•1956年 - 公佈日本學士院法,獨立於日本學術會議。 • 1987年 - 開設愛丁堡公爵獎。
[編輯] 會員的構成 •第1部 - 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部門 o第1分科 - 文學・史學・哲學・人類學・語言學・宗教學(定額30) o第2分科 - 法學・政治學(定額24) o第3分科 - 經濟學・商學(定額16) •第2部 - 自然科學部門 o第4分科 - 理學(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地球科學・化學・生物學・礦物學)(定額31) o第5分科 - 工學(定額17)   o第6分科 - 農學(定額12) o 第7分科 - 醫學・藥學・齒學(定額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