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東:用13億人思維看市場

2011/02/14
行銷

徐旭東:用13億人思維看市場

  • 2011-02-14
  • 工商時報
  • 【記者林淑惠、龔俊榮/台北報導】

     遠東集團去(2010)年總資產突破新台幣1.7兆元,總營收超過5,472億元,集團董事長徐旭東開春後,首度對各事業版圖擴張、擘畫未來發展新藍圖。

     他說,過去是以2,300萬人看市場,現在要用2,300萬+13億人口思維,放大格局展開集團大布局,最近重新調整集團發展策略,以大陸十二五規劃、做為遠東集團邁入第2甲子發展開端。

     在集團擘畫全新事業版圖擴張行動同時,徐旭東已要求集團所有員工,都必須從rethink(重新思考)、rebuild(重新建造)、及reinvent(重新發現)等三個面向積極改變思維,不只要有兩岸市場才是集團核心市場的觀念,在集團擴大布局之際,集團最重要的需求,將在人才培訓。以下是專訪摘要:

     按部就班 已經不行

     問:遠東走過一甲子後,集團未來事業版圖擘畫為何?

     答:2010年是遠東發展61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以國內集團獲利排名,台塑第1,大概郭台銘和我分別排在前面的第2、第3,雖然遠東排名很前面,但許多企業積極併購或合併,讓我心生不小恐懼感。

     去年關係企業用了三個字,每家公司要重新思考,若按部就班現在已經不行了,因此,很多行業要重新rebuild,甚至有的行業要reinvent;我已經不是2,300萬人的市場,我一定要加上(大陸)13億人口,我的所有公司都要用這個架構來思維。

     但現在難在那裡?我又受2,300萬人政府的管制,它(政府)沒有用我13億人口的想法,仍只用2,300萬人在做思考,我覺得政府在這方面恐再做些調整及改變、應該會更好,若仍沿用2,300萬人口的思維制定相關政策,會讓企業走不快。例如,如果我要併購一個在中國公司,可以讓我的position(地位)不得了,以前我按部就班這樣走、還可以,現在不行,因為我要競爭的是13億人口裡的大企業。

     ECFA速度 好像慢了

     問:企業用2,300萬+13億人口做為布局的思考,與政府以2,300萬人口規畫相關法規,是否有所落差?應該在哪產業政策進一步開放?你看到的問題是什麼?

     答:我們應該多用一些有判斷力的人來做決定,政府機構目前最大問題是,不少人仍有多做多錯、少做不錯的想法,產生很多人不願做太多決策,但就像我們現在訓練公司人員,要有13億+2,300萬人市場的思維一樣,相同的,他(指政府)是不是也要改變一下胸襟。ECFA簽是簽了,但感覺上速度又慢下來了,新的開放項目、投保協議,均須加速進行。

     問:過去一年半,遠東集團積極跟大陸企業密切合作,包括遠傳跟中移動、遠東新與儀徵化纖、亞泥跟山水集團簽MOU,遠東未來在13億人口,跟大陸企業如何合作,未來這方面結盟會不會更寬闊?

     答:之前,遠東為了減少夥伴問題採取單打獨鬥,現在size(規模)不同,不得不有合作夥伴,我們在各行各業結盟時,完全視需求而定,在產業達到一定經濟規模時,不得不結盟,但我們結盟會以拿到51%主導權為主;未來要不要夥伴同行?完全看各事業發展而定,非拉個夥伴不可、就去找夥伴,不然就自己繼續走。

     問:今年在大陸布局為何?

     答:水泥部份,亞泥設廠地點分布在華中、西部等城市(好過太多同業前往設廠的沿海城市),分別已在重慶、武漢、江西等地設廠,我們選在武漢設廠、發展得很不錯,好的不得了,但亞泥布局中國市場,講穿了很辛苦,在大陸的投資額度受40%限制,14年了才成長到3,000萬噸,今年再加2年可以達到3,700-4,000萬噸規模,但還是上不了大陸第一桌(5,000萬噸以上),也排不上大陸前10大,並未受保護,所以我還要再努力。

     問:金融大陸布局如何?

     答:金融是最好的題材,他們(指大陸政府)很喜歡我們到大陸中級城市去發展,但現在被兩面卡住了,我們這邊剛開始時,訂出中國企業在台灣銀行的中國控股公司持股不能超過20%,但對面大陸4家(金融機構)都希望占比超過20%,只能說,策略搞壞了。

     大陸營收占比 成長快

     問:遠東銀行是否積極在大陸發展?

     答:隨時都可以,我們跟重慶談很久了,技術上,還是個issue(問題),對岸對我們的金融服務還是最感興趣(相較國際金融機構),我們的局他們比較好弄,可是我再急,我們上面要通才行;但如果(我們)走富邦這條路子,格局相對比較小。

     問:遠東集團高達1.7兆總資產,積極布局的大陸市場目前占比大嗎?

     答:目前大陸占集團營收還不大,但成長很快,我也沒有減少台灣的投資布局,台灣還有成長的、我照樣做(投資),也有人說,我這個政策是不對的,因為,在台灣開一個大型零售店,大不了花60-70億元,這60-70億元,在中國可以開7家零售店。

     問:遠東一直定位根留台灣,台灣的企業要做什麼定位或發展,才會有它的影響力?

     答:像亞泥在中國規模是台灣5倍多,母公司仍設台灣,百貨那邊14家,有一天大陸多過台灣,化纖幾乎近一半要在那邊。

     財務併購 我在掙扎

     問:會不會以併購做為加速擴大事業版圖的手段?

     答:我是一個企業人,做什麼都要負責,有些企業會採取財務性操作,併購後再出售,我現在還比較呆,我要併購就要主導經營,可能不是最前進的方式,或許我應該要學會我也可以做買賣

     問:會從財務角度去併購嗎?

     答:講實在話,我需要改變,以股東角度,但以經營上,我不是走這個路子,現在我還在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