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開春,徐旭東接受旺旺中時報系聯訪,他一進會議室,就自己拿了一對從巴西買回來的人偶藝術品作開場。「藍色的人偶雙手玩2個球,很簡單,紅色的人偶一次要玩7個,所以頭都歪了。這讓我想到自己。」這個開場果然把大家都逗笑了。
面對兩岸企業實力消長,及國際經濟快速的變動,徐旭東不諱言他有種擔心落後對手的「恐懼感」。2011年,充滿鬥志的他將如何衝刺?以下是專訪內容:
從創紀錄走向重建再造
問:去年遠東集團慶祝創立60周年,整體營運的情況如何?
答:去年可以說是遠東集團60年中最好的一年,特別是第4季的成績很好,集團營業收入547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3%;營業利益595億元,年增率8.2%;稅前淨利903億元,也有高達11.6%的成長。集團總資產突破1.7兆元,年成長10%;淨值9057億元,增加8%。
集團中的化纖、化工企業都不錯;遠傳這幾個月都有成長,2010年12月的合併營收還超過台灣大哥大。花博流行館也有超過百萬人參觀,現在有好幾個城市都希望展期結束後搬去他們那邊展覽,連對岸也有城市在詢問。
大體來說,集團去年表現很不錯,但今年開始要「每天跑」,因為世界連線連得太厲害。以台灣的經濟成長,加上ECFA的效應,股市上萬點是positive的(確定),但受到國際連動的影響,這就很難說了。
問:遠東集團要如何因應環境快速的變化?
答:今年是遠東的第62年,也是大陸十二五計畫的開始,所以要重新調整所有的思維,以新架構作第2個甲子的啟端。我要求集團每個公司都要rethink(重新思考),不能只想著過去的營業金額,行業組織要rebuild(重建),更要reinvent(再造)。我們現在要思考的,不是只有2300萬人的市場,一定要加上13億人,我的思想邏輯就是這個架構。
問:今年對大陸的布局有哪些策略?
答:各行各業不同,零售百貨今年是「大年」,遠東百貨今年有板橋及台中兩家店加入,還有新竹巨城購物中心和成都遠百會開幕。
研發+綠色產業元素
大陸市場一直在變,還好水泥業我們一開始選的點不錯,武漢是大陸的中心,江西現在也不錯,我們的水泥事業分布在華中跟西部地區,這地區好過沿岸,沿岸更是產能過剩,一度還要傾銷到台灣來,還好政府擋住,所以兩岸間的規則、法律很重要。
其他行業的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趕快加強新產品的研究發展,再加上綠色產業的元素,就好像我們現在幾乎是可口可樂瓶子最大的供應商,每個瓶子有25%使用回收材料,加上我們現在瓶子的原料、乙烯也可以用綠色能源的生質原料去製造,遠東集團以後就是要走這個路子。
上海當然也需要加碼(投資)!以上海目前的戰略地位,會發展更多的服務業,因為製造業已經走到一個階段。先前我曾經見過上海書記,他說希望服務業成長7成以上,他會有這種思考,我們就要思考哪個產業要繼續投資。不過上海的ROI(投資報酬率)不見得是最好,畢竟現在土地太貴了。
問:台灣有投資新計畫嗎?
答:我一直很希望水泥業根留台灣,但去年一整年台灣的營建業不是很旺,全部水泥用量只有1千萬噸,我們大陸廠3個月的產能就可以供應全台灣,所以我必須走到對岸去,整個尺寸、架構都不同。我現在連在台灣想汰舊換新機器,居然3年了還通不過環評。
我一定要根留台灣,但政府不讓我汰舊換新,這樣真的很辛苦,政府沒人仔細看一下這個邏輯對不對,說是為了環保,這根本不是一個issue(議題)!台灣山脈這麼長,卻一點石頭都不能動?我們也努力把樹種回去。每個國家都想要有自己的水泥產業,為什麼?因為水泥是一種不能長途移動的產業,不然就大家關門,以後都進口昂貴水泥吧!
問:你對政府有何建言?
答:我們需要有leadership(領導力)的政府,因為我不是只做2300萬人的市場,一定要加上13億人的市場,但我又受2300萬人的政府管制,他們沒有用13億人的想法去處理事情,我走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