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鹼執行長拉夫里領導哲學 用心+用腦

管理

寶鹼執行長拉夫里領導哲學 用心+用腦

【經濟日報/文/湯淑君】 2007.03.04 03:39 am



寶鹼公司(P&G)執行長拉夫里(A.G. Lafley)。
圖/彭博資訊
寶鹼公司(P&G)執行長拉夫里(A.G. Lafley)獲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選為2006年美國最佳領導人。在他的指揮下,這家世界最大的消費品公司上一季盈餘成長12%,達到28.6億美元,且股價自他2000年上任以來已大漲66%,輕易擊敗標準普爾500(S&P500)指數同時期10%的漲幅。

最近拉夫里接受今日美國報專訪,暢談他領導、管理寶鹼的心得,以下是重點摘錄。

問:你如何成為美國最佳的企業領導人?

答:我的一大職責,是建立傑出的團隊。我只是促成改變的催化劑。我相當勇敢。我是個建立者。我常思考公益、長期發展等問題,以及我們今日建立的事業能否延續10年、20年、50年。我愛思考,但也是行動派,而且講究結果。我不自負,願意以大局為重,把公司或寶鹼品牌的利益擺在個人渴望或成就之前。

問:你的弱點是什麼?

答:我沒耐性。我訂的標準高,期待也高,而我期待人人像我一樣全心投入。我守時的習慣很不好,特別是開會常遲到。我希望能改善這個紀錄。不過,我篤信走動式管理,這是造成我遲到的原因。

問:期待高也是弱點嗎?

答:跟部屬談話時,有些人會認為我要求太高。但我不覺得自己是出於惡意。我不參加競賽則已,我要參賽,就期許自己是一流的選手。

問:巴頓將軍(George Patton)是一般人心目中理想的領導人。有人形容你是好好先生。領導人有時不是得修理人或罵人嗎?

答:我和巴頓不同。我的言語沒那麼生動,但我也要求部屬扛起責任。如果他們落後目標太多,就得走人。在寶鹼,這種情況年年都會發生。不是說「一好球就出局」。所有的挫敗都是學習過程。我們只要求學得早、學得快,並把學習成本降到最低,而不是等到投資數十億美元後才學到教訓。我不認為自己是好好先生,我不喜歡這個字眼。但我自認為關心部屬,即使是失敗者。失敗只意味他們必須決定下一步要怎麼做。

問:應該用心領導,還是用腦領導?

答:兩者並用。員工希望感受到你的關懷。當然他們也希望明白,你所做的選擇是明智的、理性的、可行的。單用心領導,可能因為感情用事,而做錯決定。單用腦領導,在情勢險峻之時,也許無法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問:便宜行事的解決方法,常是執行長屬下做的。而通常要執行長解決的問題,通常都很棘手。面對部屬做的爛選擇,你該如何做決定?

答:我做兩種決定。大決定其實不難做,解決之道顯而易見。例如,2000年本公司大舉招聘,大手筆投資研發以打造500億美元的事業。但後來只達到400億美元。我們必須裁員9,600人。這不難理解,但我前任的人都不願意做這個決定。

另一類決定則沒有解決辦法,屬於兩難、無解的情況,就只好盡力而為。如果我能揮魔杖,就不必做動物試驗。我們現在幾乎都不做了,且正努力發展替代的實驗法,以達到政府的安全規定。我們與動物權益團體的關係一直陷入兩難,但我覺得我們的處理方式還不錯。

問:迅速做決定比較重要,還是先慢慢蒐集資料並仔細評估?

答:有些決定要當下立判,有些決定則需要花時間去了解情況。太快做決定,往往可能平白製造出危機來。

問:領導人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的?

答:顯然是養成的。你選擇當領導人。你選擇要不要做改變,讓世界某方面變得更好。在做選擇之前,領導人尚未成形,只是一團黏土。

■拉夫里的領導箴言

‧當改變的催化劑。要有勇氣,思考後付諸行動。

‧正直誠實與敢做敢當,是傑出人才的要件。

‧要求部屬勇於負責。從挫敗中學習,但要學得早、學得快、學費要低。

‧問題可以解決,兩難情況則須盡力處理。

‧宣揚決策面,先研究各種解決方案,並把選項攤在檯面上。

■拉夫里小檔案

‧年齡:59歲

‧學歷:哈佛商學院企管碩士、漢彌爾頓學院學士

‧經歷:寶鹼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戴爾公司董事、寶鹼各項管理職務、曾服役於美國海軍

‧嗜好:閱讀,收集棒球卡、漫畫書、搖滾樂黑膠唱片及Vespa機車

‧星座:雙子座

(取材自今日美國報)

【2007/03/04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