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之子,曾是集團內最年輕營運長;名校出身的他,為何選擇離開統一超,揮汗下廚開小店? 【文/黃玉禎】
位於全台美食一級戰區的台北市東區,一家主食平均價格僅一百元的平價餐廳內,一位頭包毛巾、腰綁圍裙的年輕人每日坐鎮店裡,為客人煮麵、炒飯。他是「台灣流通業界教父」、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的兒子——徐安昇。
今年七月開幕的「麻膳堂」,是徐安昇離開統一超集團,第一個自行創業的餐廳,資本額五百萬元,由他與朋友共同出資;上個月營業額約一百八十五萬元,本月可望突破兩百萬元,預計一年可以回本。
統一超今年下半年,連續四個月營業額破百億元,麻膳堂的月營業額不到統一超的五千分之一。徐安昇頂著日本早稻田大學MBA、美國柏克萊大學經濟系等名校光環,又有富爸爸加持,他為何偏不待大廟,寧可自己蓋小廟?
關鍵在三個字:自由度。
去年九月,統一超轉投資的統一時尚公司,結束其兩年前自日本引進的PLAZA時尚潮流用品專賣店的營業。PLAZA商品自日本進口,價格高、替代性也高,統一時尚發現問題後,試著和日方溝通,希望調整營運方式,但對方不同意,統一時尚考量到未來發展性,決定終止與日本PLAZA STYLE集團合約。
當時擔任統一時尚營運長的徐安昇意識到,雖然統一流通次集團代理了很多不錯的國際品牌,但始終是掛著別人的招牌。他評估,待在集團內,若接其他代理品牌,「一樣綁手綁腳,要受限品牌主,沒有主導權,自由度低,」連一點改變都很困難。
一心想自創品牌 從資金考量,投入餐飲業
而在統一超商此龐大體系內,創新想法須經過層層組織才能實現,要做自有品牌更不容易。一心想自創品牌的他,決定創業。
開餐廳,是他認為創業最可行的第一步。「每天收進來的就是現金,付出去的錢是月結,又沒有庫存壓力。」不想倚賴父親的徐安昇,有著最實際的資金考量。 脫離富爸爸羽翼、自行創業,與先前在大集團內享有豐沛資源,乍看兩者天差地別,但他卻說:「其實這個(創業)過程是很熟悉的!」原來他曾在統一流通次集團內,經歷數次「類創業」經驗。 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12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