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菅直人在1月8日到10日日本的三連休期間,突然出現在東京車站附近書店,他購買了法國經濟學者阿塔利的《國家債務危機》,前日本駐華大使宮本雄二的《今後如何與中國相處》,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學者藻谷浩介的《通縮的真相》,以及月刊雜誌《文藝春秋》,其中刊載了參院議長西岡武夫對菅直人的長篇批評文章。
媒體分析,菅直人此舉是想向國民傳遞出一個關心民生問題,且好丈夫的親民形象。然而即將到來的內閣大變動,讓人不難看到故作輕鬆的菅直人內心的焦慮。
此外,日本內閣11日的會議上批准外務省提交的連串新人事任命,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日本參加「六方談判」的代表齋木昭隆轉任駐印度大使,其他任命還包括前駐愛爾蘭大使林景一齣任新駐英國大使、前駐埃及大使杉山晉輔接替齋木出任亞太局局長等,但沒宣布杉山接任「六方談判」代表一職。
BBC報導,出生外交官世家的齋木是日本外交界出名的強硬派。他在北韓去年擊沉南韓「天安號」和砲擊延坪島的事件後,堅持與美國、南韓一起不響應中國希望恢復六方會談的建議。去年12月齋木最後一次訪中、與中國主持六方談判的副外長武大偉會談,強調日本認為要慎重恢復談判的立場,沒能縮小雙方的岐見。這次齋木轉任是否標誌著日本首相菅直人的政權改變對北韓、中國政策正引起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