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8/11 IAE
病原疾病圖表的簡化版本顯示了不同的氣候災害如何與傳播途徑和病原體相互作用。可在 https://camilo-mora.github.io/Diseases/ Camilo Mora, CC BY-ND
58% 的人類傳染病會因氣候變化而惡化——我們搜索了 77,000 項研究來繪製路徑圖
2022 年 8 月 8 日
我們的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以加劇全球 58% 的人類接觸傳染病,從常見的水傳播病毒到鼠疫等致命疾病。
我們的環境和健康科學家團隊回顧了數十年關於所有已知致病病原體的科學論文,以繪製氣候相關危害加劇的人類風險地圖。
這些數字令人震驚。在 375 種人類疾病中,我們發現其中 218 種(超過一半)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例如,洪水會傳播肝炎。氣溫上升可以延長攜帶瘧疾的蚊子的壽命。乾旱會使感染漢坦病毒的囓齒動物在尋找食物時進入社區。
隨著氣候變化影響 1,000 多種類似的傳播途徑以及全球氣候危害日益增多,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期望社會成功適應所有這些途徑並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世界將需要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以降低這些風險。
繪製氣候健康危害圖
為了能夠預防全球健康危機,人類需要全面了解氣候變化可能影響致病性疾病的途徑和程度。
我們專注於與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相關的 10 種氣候相關危害:大氣變暖、熱浪、乾旱、野火、強降水、洪水、風暴、海平面上升、海洋變暖和土地覆蓋變化。然後,我們尋找討論與這些危害相關的人類疾病發生的具體和可量化觀察的研究。
我們總共審查了 77,000 多篇科學論文。其中,830 篇論文在明確的地點和/或時間有影響特定疾病的氣候危害,使我們能夠創建一個氣候危害、傳播途徑、病原體和疾病的數據庫。在線提供危害和病原體之間每條途徑的交互式地圖。
因氣候變化而加重的疾病數量最多的是媒介傳播,例如由蚊子、蝙蝠或囓齒動物傳播的疾病。 從氣候危害的類型來看,大多數與大氣變暖(160 種疾病)、強降水(122 種)和洪水(121 種)有關。
氣候如何影響病原體風險
關於耳念珠菌出現的理論。 Arturo Casadevall、Dimitrios P. Kontoyiannis、Vincent Robert via Wikimedia、CC BY-ND
我們發現了氣候危害與病原體和人類相互作用的四種關鍵方式:
1) 與氣候相關的危害使病原體更接近人類。
在某些情況下,與氣候有關的危害正在改變可作為危險致病疾病媒介的動物和生物的範圍。
例如,變暖或降水模式的變化會改變蚊子的分佈,蚊子是許多人類致病性疾病的媒介。 近幾十年來,瘧疾和登革熱等蚊媒疾病爆發的地理變化與這些氣候危害有關。
2) 與氣候相關的危害使人們更接近病原體。
氣候災害還可以改變人類的行為模式,從而增加他們接觸病原體的機會。 例如,在熱浪期間,人們經常在水中花費更多時間,這可能導致水傳播疾病的爆發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4 年斯堪的納維亞北部發生熱浪之後,瑞典和芬蘭的弧菌相關感染大幅增加。
3) 與氣候有關的危害會增強病原體。
在某些情況下,與氣候相關的災害導致環境條件增加了病原體與媒介相互作用的機會,或者增加了病原體在人類中引起嚴重疾病的能力。
例如,強降水和洪水留下的積水可為蚊子提供滋生地,導致黃熱病、登革熱、瘧疾、西尼羅河熱和利甚曼病等疾病的傳播增加。
研究表明,溫度升高還可能有助於病毒對熱的抵抗力更強,從而導致疾病嚴重程度增加,因為病原體能夠更好地適應人體內的發燒。
例如,研究表明,全球氣溫上升導致真菌病原體的耐熱性增加。 耳念珠菌是一種以前對人類無致病性的真菌,在多個大陸突然出現難治性人類感染,這與全球氣溫升高有關。 同樣,城市環境中的真菌已被證明比農村地區的真菌更耐熱,而農村地區往往更涼爽。
4) 與氣候有關的危害會削弱人體應對病原體的能力。
與氣候相關的危害會以兩種關鍵方式影響人體應對病原體的能力。 它們可以迫使人們進入危險的環境,例如當災難破壞導致人們生活在擁擠的環境中,可能缺乏良好的衛生條件或增加他們接觸病原體的機會。
危害還可以降低身體抵抗病原體的能力,例如營養不良。 生活在氣候災害中也可能導致壓力增加皮質醇的產生,從而導致人體免疫反應降低。
該怎麼辦
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命、健康和社會經濟福祉構成重大威脅。 我們的地圖顯示了這種威脅的廣泛性。 我們認為,要降低風險,人類將不得不制止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加劇全球變暖。
研究將氣候危害與 58% 的傳染病聯繫起來
塞思·博倫斯坦
根據一項研究,研究人員查閱了已確診病例的醫學文獻,發現已知的 375 種人類傳染病中有 218 種或 58% 似乎因與氣候變化有關的 10 種極端天氣中的一種而變得更糟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該研究繪製了從氣候危害到病人的 1,006 條路徑。在某些情況下,傾盆大雨和洪水通過攜帶疾病的蚊子、老鼠和鹿使人們生病。海洋變暖和熱浪污染了我們吃的海鮮和其他食物,乾旱將攜帶病毒感染的蝙蝠帶到了人類身上。
追溯到希波克拉底的醫生長期以來一直將疾病與天氣聯繫起來,但這項研究表明氣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有多廣泛。
“如果氣候正在發生變化,這些疾病的風險也在發生變化,”該研究的合著者、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喬納森·帕茨博士說。
帕茨等醫生表示,他們需要將這些疾病視為地球生病的症狀。
“這項研究的結果令人恐懼,並很好地說明了氣候變化對人類病原體的巨大影響,”埃默里大學傳染病專家卡洛斯德爾里奧博士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我們這些從事傳染病和微生物學研究的人需要將氣候變化作為我們的優先事項之一,我們需要共同努力,以防止氣候變化無疑會造成災難。”
除了研究傳染病外,研究人員還擴大了研究範圍,研究了所有類型的人類疾病,包括哮喘、過敏甚至動物咬傷等非傳染性疾病,以了解它們可能以某種方式與氣候危害相關聯的疾病有多少,包括傳染病。研究發現,他們總共發現了 286 種獨特的疾病,其中 223 種似乎因氣候災害而惡化,9 種因氣候災害而減少,54 種疾病既加重又減輕。
這項新研究沒有進行計算以將特定疾病的變化、機率或幅度歸因於氣候變化,但發現極端天氣可能是許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學的氣候數據分析師卡米洛·莫拉(Camilo Mora)說,需要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並不是要預測未來的病例。
“這裡沒有任何猜測,”莫拉說。 “這些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莫拉知道第一手的一個例子。大約五年前,莫拉在哥倫比亞農村的家被洪水淹沒了——在他的記憶中,水第一次出現在他的客廳裡,為蚊子創造了理想的滋生地——莫拉感染了基孔肯雅熱,這是一種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令人討厭的病毒。即使他活了下來,多年後他仍然感到關節疼痛。
有時氣候變化的行為方式很奇怪。 Mora 包括 2016 年西伯利亞的案例,當永久凍土因變暖而解凍時,出土了一具死於炭疽病的有數十年曆史的馴鹿屍體。一個孩子碰了它,得了炭疽病並開始爆發。
Mora 最初想搜索醫療案例,以了解 COVID-19 如何與氣候危害相交(如果有的話)。他發現了極端天氣既加劇又減少 COVID-19 機會的情況。在某些情況下,貧困地區的極端高溫使人們聚集在一起降溫並接觸到疾病,但在其他情況下,大雨減少了 COVID 的傳播,因為人們呆在家里和室內,遠離他人。
真正可怕”的氣候變化疾病
作者:克勞迪婭·馬澤奧
[布宜諾斯艾利斯] 根據一項被研究人員稱為“真正可怕”和“可怕”的研究,由於氣候變化,大多數傳染病正在惡化。
今天(星期一)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發表的這項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加劇了 58% 的傳染病,包括登革熱、肝炎、肺炎、瘧疾和寨卡病毒。
這些發現是在世界許多地區與乾旱和破紀錄的熱浪作鬥爭,以及 2020-2021 年毀滅性的 COVID-19 大流行之後得出的。
“我們事先知道氣候變化與病原體引起的疾病之間存在聯繫,但我們的動機是量化這種影響,知道它有多大。”
夏威夷大學地理與環境系 Camilo Mora 教授
“鑑於 COVID-19 大流行的廣泛而普遍的後果,發現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大規模健康脆弱性確實令人恐懼,”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地理系教授卡米洛·莫拉 (Camilo Mora) 夏威夷大學的環境與環境部告訴 SciDev.Net。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已發表的研究系統地搜索已證實的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感染病例,例如變暖、洪水、乾旱、風暴、自然土地覆蓋變化和海洋氣候變化。
他們通過將三個以前不相關的因素結合在一起來計算疾病的影響:什麼類型的病原體使人們生病——例如是細菌還是病毒,人們是如何感染疾病的,以及任何可能影響的氣候變化事件,例如 如降雨、乾旱或變暖。
該團隊審查了 70,000 多篇文章,從 375 種傳染病中發現了 218 種因氣候變化而加劇的傳染病。
“我們事先知道氣候變化與病原體引起的疾病之間存在聯繫,但我們的動機是量化這種影響,了解它有多大,”莫拉說。
“看到我們用這些連接組裝的數據庫如何增長,這幾乎是一個震驚; 令人恐懼的是,58% 的疾病都有可能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由病原體引起的人類疾病因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危害而惡化
埃及伊蚊是黃熱病、登革熱、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熱等疾病的媒介,這些疾病因熱浪、野火、極端降雨和洪水而加劇。
埃及伊蚊是登革熱、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熱等疾病的媒介,這些疾病因熱浪、野火和洪水而加劇。照片:埃德加·蘇/路透社
奧利弗·米爾曼
2022 年 8 月 8 日星期一 19:28 BST
一項關於疾病與氣候危害之間聯繫的新的詳盡研究發現,由病原體引起的人類疾病中,有一半以上因與氣候危機相關的影響而在某個時候惡化。
在非常炎熱的日子裡,脫水風險成倍增加,尋求腎結石醫療幫助的人數不斷增加。
研究發現,全球變暖可能導致腎結石病增加
閱讀更多
該論文發現,寨卡、瘧疾、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甚至 Covid-19 等疾病都因熱浪、野火、極端降雨和洪水等氣候影響而惡化。研究人員寫道,總的來說,這些不同的影響有超過 1,000 種不同的途徑來惡化疾病的傳播,一系列威脅“對於全面的社會適應來說太多了”。
全球變暖和降雨模式的變化正在擴大蚊子、蜱和跳蚤等疾病媒介的範圍,導致瘧疾、萊姆病、西尼羅河病毒和其他疾病的傳播。
風暴和洪水使人們流離失所,使他們更接近導致腸胃炎和霍亂爆發的病原體,而氣候影響削弱了人類應對某些病原體的能力——例如,乾旱可能導致衛生條件差,導致痢疾、傷寒發燒等疾病。
領導這項研究的夏威夷大學地理學家卡米洛·莫拉說:“我們正在打開一個疾病的潘多拉魔盒。” “由於氣候變化,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所有這些觸發因素,其中有 1000 多個。那裡有疾病等待被釋放。這就像我們在用一根棍子戳獅子——在某個時候,獅子會來咬我們的屁股。”
研究人員梳理了 70,000 多篇科學論文,這些論文分析了不同氣候危害與傳染病之間的聯繫。其中一些論文著眼於可追溯到 700 年前的證據,即人為造成的氣候危機出現之前。在這些論文中提到的 375 種不同的傳染病中,研究人員發現,有 218 種(超過一半)因全球變暖而變得更加普遍的氣候影響而惡化。
根據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的論文,較小比例的傳染病(約 16%)因氣候影響而減少。該研究的合著者 Kira Webster 說,隨著疾病數據庫的增長,“我們對大量可用的案例研究感到既著迷又感到苦惱,這些案例研究已經表明我們對不斷增長的溫室氣體排放變得多麼脆弱” .
莫拉說,氣候危機可能有多種方式加劇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例如火災和洪水對棲息地的干擾,將攜帶疾病的蝙蝠等野生動物趕到更接近人類的新地區。莫拉說,幾年前在哥倫比亞爆發基孔肯雅熱後,他自己也患有慢性關節疼痛,此前一段時間的強降雨導致蚊子數量激增。
“如果有病原體對我們造成傷害,氣候變化正試圖觸及每一個病原體,”他說。 “對我來說,令人震驚的是,我們沒有更認真地對待這件事。”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氣候危機“有可能毀掉過去 50 年在發展、全球健康和減貧方面取得的進展”,並估計從 2030 年到 2050 年,每年將有 250,000 人死於疾病擴散例如瘧疾和腹瀉,以及營養不良和熱應激。
美國氣候、健康和全球環境中心主任 Aaron Bernstein 表示,這項新研究“對所研究的內容進行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挖掘,以證明氣候衝擊總體上使我們對抗微生物的艱鉅任務變得更加困難”。哈佛大學,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氣候科學表明,氣候變化使世界上更多地區變得太熱、太乾、太濕,最終太不適合人們維持生計,”伯恩斯坦補充說。
“人口的大規模遷移可能會引發從腦膜炎到艾滋病毒等各種傳染病的爆發。簡而言之,不穩定的氣候為傳染病紮根和傳播創造了肥沃的土壤。”